國際方面:
1、歐洲央行會議紀要顯示,在當前疫情高度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緊急抗疫購債計劃比降息更有效,認為在已經高度寬松的水平上進一步降息,對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另外短期內下調了經濟活動的前景,但預計中期經濟活動將普遍恢復到9月基線情景預測的水平。預計2020年歐元區實際GDP增長為7.3%,2021年為3.9%,2022年為4.2%,2023年為2.1%。
2、美聯儲主席:美聯儲肩負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的雙重任務。2020年8月份推出的新版政策框架很好地錨定美國通脹預期。我們希望通脹預期穩定在2%。如果沒有看到令人不安的通脹和失衡,美聯儲將不會加息。再次強調核心PCE的重要性。
3、日本內閣府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11月日本不含船舶和電力的核心機械訂單額繼續環比上升。數據顯示,繼2020年10月環比上升17.1%后,2020年11月日本核心機械訂單額環比增加1.5%,達8548億日元(1美元約合104日元)。
4、歐佩克月報:將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從-977萬桶/日調整至-980萬桶/日。維持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為590萬桶/日。另外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1%,維持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為4.4%。
國內要聞:
1、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債券柜臺發行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地方財政部門應當結合地方債項目收益、個人和中小機構投資特點、柜臺市場需求等,科學合理確定地方債柜臺發行的品種、期限、頻次和規模。通過柜臺發行的地方債以中短期為主,地方財政部門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優先選擇具有本地區特點、項目收益較高的債券,期限方面優先考慮安排5年期以下(含5年期)債券。
2、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補齊農村消費短板弱項時表示,一要完善農村流通體系。擴大電商進農村覆蓋面,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加強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和到村物流站點建設,暢通城鄉雙向流通渠道。推動大型骨干流通企業下沉農村市場,促進流通網點融合,支持鄉鎮商貿中心建設,鼓勵開展皮卡等汽車下鄉,提升鄉村商品和服務的供給品質。
3、商務部外貿司司長表示,商務部正會同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門,采取政策措施,增加海運運力,穩定市場運價,千方百計暢通國際物流。同時,針對企業面臨的其他共性問題和突出困難,完善貿易政策工具箱,穩主體、穩預期、穩規模。
4、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指出,2020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中國外貿進出口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規模創歷史新高,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規模有望繼續保持增長,外貿高質量發展有望取得新的成效。
5、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介紹了2020年全年我國對外貿易情況。全年外貿發展主要有三個實踐特點值得關注:一是貿易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二是貿易創新發展動力強勁,貿易結構持續優化。三是穩住了外貿外資基本盤,為全球貿易貢獻中國力量。2021年,我們將立足新發展階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以赴穩外貿、推動外貿創新發展,更好發揮外貿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全球經濟大循環的關鍵樞紐和主渠道作用,努力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6、海關總署披露,2020年12月我國出口鋼材485.0萬噸,較上月增加44.8萬噸,同比增長3.5%;1-12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5367.1萬噸,同比下降16.5%,12月我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粉9674.6萬噸,環比降140.4萬噸,同比降455.7萬噸。1-12月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粉117010.0萬噸,同比增10144.5萬噸。
7、貝殼研究院近日發布報告稱,2021年房企到期債務規模預計將超過1.2萬億元,同比增長36%,并歷史性地突破萬億大關。“三條紅線”疊加償債壓力,將使房企迎來現金流最緊張的時段。受此影響,房企的拿地、投資等運營策略都將有所調整,規模增速也將不可避免地放緩。從更長遠的周期來看,行業的發展思路正在逐漸改變。
8、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2020年全年納入統計的25家主機制造企業,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32.76萬臺,同比漲幅39.0%;其中國內市場銷量為29.29萬臺,同比漲幅40.1%。
9、據中汽協根據行業內15家重點企業上報的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1月上旬,15家重點企業汽車產量完成52.3萬輛,同比下降27.4%。其中:乘用車產量完成43.6萬輛,同比下降29.3%,商用車產量完成了8.7萬輛,同比下降16%。